如何預防尿毒症的發生
冬天做好保暖身體
在冬天不論是腎功能惡化或是洗腎新病人,都遠超過其他季節,主因低溫下血管收縮,血壓竄升,小便量減少,血液凝結力變強,容易讓腎臟出狀況。
不亂吃藥有病需給醫師門診
很多成藥如止痛藥、感冒藥都有傷肝傷腎毒性,不要不經醫師處方亂吃藥,對醫師處方的抗生素、止痛藥也應知其副作用有哪些。
注意飲食衛生,不暴飲暴食
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不新鮮食物,尤其吃太多蛋白質和鹽分,會加重腎臟負擔。此外,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,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。
注意久治不愈病情纏綿已久感冒
若感冒去了又來,或是感冒後,有高血壓、水腫、解小便有泡泡,最好找腎臟科醫生做篩檢。尤其反覆發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,喉部或扁桃腺遭鏈球菌感染時,務必儘早治療,否則容易導致腎臟發炎。
隨時放鬆心情,保持適量飲水不憋尿
尿液瀦留在膀胱,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,細菌會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。
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
血壓控制不好、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,而腎臟就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,血糖血壓控制不好,腎臟壞得快。
不喝成分不明的井水和河水
以免鉛、鎘、鉻等重金屬太高而損害腎臟。
泌尿道結石要找中醫師吃中草藥治療
小的腎石要及早吃藥或改變飲水水質,很多病人得了腎石症經過碎石傷到腎臟,結石不痛不代表好了,尤其是輸尿管結石很容易造成腎積水,長久下來,腎臟會完全損壞而不自知。
定期做身體檢查
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,女性懷孕時腎臟負擔會加重,應該監測腎功能,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變成尿毒症。
楊博士尿毒症專欄
尿毒症在中醫古籍中沒有記載尿毒症的名詞,只有記載癮閉、關格、虛損、小便不通等證,類似尿毒症的徵像。尿毒症是因腎功能不全,使體內的氮質及其他代謝產物停留時所引起的病症。本症常出現酸中毒,神經、循環等系統的各種症狀,病症重危時,必須中西配合兼治比較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慢性腎絲球炎,糖尿病腎病變,慢性腎小管間關質炎,腎硬化,
多囊性腎病,阻塞性腎病變,紅斑性狼瘡腎炎,先天性腎炎等,以及高血壓,是台灣尿毒症最主要的肇因。
尿毒的症狀是全身性的,一旦出現尿毒現像全身的症狀它都可能發生,如全身水腫、呼吸困難,尿素氮指數升高、體內有尿騷味,高鉀血症和低鈣血症,代謝性酸血症,心包膜炎,高血壓,貧血及出血傾向,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,骨骼變形,記憶力退化、抽筋、甚至昏迷等現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