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疾病的中藥治療驗方

中風多因憂思惱怒,飲食不節,凶酒縱慾,勞累過度,以致陰陽失調,臟腑氣偏,氣血紊亂所致,主要症狀出現卒然昏倒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等症。

中風以症狀的輕重分為中經、中絡、中臟、中腑,按照不同輕重症候治以不同藥方治療。中經絡者因絡脈空虛,風邪侵襲肝腎陰虛,風陽上擾,或痰熱腑實,風痰上擾,出現肌膚麻木不仁,口眼歪斜,嚴重時出現半身不遂等症。

中臟腑者,主要因陰陽閉證或氣血虛脫所致。症見神志不清口眼歪斜,吞厭困難,言口語澀,周身麻木,半身不遂等症。

中風之臨床急救方法治療原則

中風卒中不省人事:急救用通關散或臥龍丹取嚏。

通關散藥物組成:細辛、牙皂、薄荷、雄黃、南星、半下研細末每用少許吹鼻取嚏。

臥龍丹藥物組成:蟾酥、麝香、冰片、牛黃、燈心灰、荊芥、鬧洋花、牙皂、細辛、金箔共研細末搐鼻取嚏。配合內服蘇合香丸急救。

蘇合香丸藥物組成:蘇合油、安息香、乳香、沈香、檀香、麝香、冰片、木香、廣角、畢撥、白朮、柯子各研細末,將安息香酒化熬成膏與蘇合香油和勻,將藥末和丸。

 

中風痰涎壅甚者:以牙皂末或稀涎散少許以滾水沖服催吐,或用生姜搗汁頻頻灌之再用黑錫丹、滌痰湯以消化痰涎。

稀涎散藥物組成:牙皂、巴豆子、明凡等藥共研細末每用3.4分。

中風兼有發熱:用祛風至寶丹或紫血丹配合生姜一片、竹瀝3錢煎湯送下,再用風引湯。

祛風至寶丹藥物組成:牛角、珠砂、雄黃、琥珀、玳瑁、龍腦、牛黃、麝香、安息香、銀箔、金箔等藥製成為丸。

風引湯藥物組成:桂枝、甘草、大黃、乾薑、龍骨、牡蠣、滑石、石膏、白石脂、赤石脂、紫石英、寒水石等藥水煎服。

 

 

中風發熱惡寒無汗者:用續命湯或小續命湯。

續命湯藥物組成:麻黃、桂枝、甘草、杏仁、當歸、川芎、人蔘、乾薑、石膏等藥水煎服。

小續命湯藥物組成:防風、桂枝、麻黃、人蔘、白芍、杏仁、川芎、黃芩、防己、甘草、附子、生姜、大棗等藥水煎服。

 

 

中風口眼喎斜:用大蓁艽湯。

大蓁艽湯藥物組成:蓁艽、當歸、黃芩、熟地、生地、石膏、羌活、白芍、茯苓、甘草、獨活、白芷、細辛、川芎、防風、白朮等藥水煎服。

 

 

中風舌強難言口吐涎沫:用地黃飲子或資壽解語湯。

地黃飲子藥物組成:熟地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蓯蓉、石斛、麥冬、石菖蒲、遠志、茯苓、桂心、附子、巴戟天、薄荷等藥水煎服。

資壽解語湯藥物組成:附子、防風、酸棗仁、天麻、羚羊、肉桂、羌活、甘草、竹瀝等藥水煎服。

 

 

中風手撒遺尿:用三生飲,若虛脫遺尿用桂枝人蔘湯加附子等藥急救之。

三生飲藥物組成:生南星、生附子、生烏頭等藥水煎服。

桂枝人蔘湯:人蔘、白朮、乾薑等藥水煎服。

補陽還五湯辨虛實

中風周身麻木,半身不遂,脈來細弱無力或呼吸短氣宜補陽還五湯合二陳湯治療

脈來洪大或弦而有力實證宜去瘀豁痰,以補陽還五湯去黃耆合指迷茯苓丸,加竹瀝、懷牛膝等藥等藥水煎服。

補陽還五湯藥物組成:黃耆、歸尾、赤芍、地龍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等藥水煎服。

黑錫丹藥物組成:黑錫、硫磺、葫蘆巴、陽起石、破故子、肉桂、茴香、沈香、木香、附子、肉豆蔻、金鈴子共研成丹每服5分至1錢等藥為丸。

滌痰湯藥物組成:陳皮、半下、茯苓、甘草、枳實、竹茹、南星等藥水煎服。

紫雪丹藥物組成:滑石、寒水石、朴硝、元蔘、石膏、青木香、磁石、焰硝、升麻、丁香、沈香、炙草、特砂、麝香、廣角、羚羊研末每服3、5分等藥研粉。

指迷茯苓丸藥物組成:茯苓、芒硝、枳實、半下等藥水煎服。

以上為中風臨床用藥治療時需要有經驗的中醫師辨症,對症下藥。

中風日常保健

中風患者應多吃蔬菜、水果和和豆類,少吃動動脂肪,在選擇一般食物時,要注意葷素的搭配,飲食中則提倡高蛋白飲食,豆製品、瘦肉、蛋白和穀類等,可預防因長期低蛋白飲食造成的記憶力衰退、無力、貧血等。

 

應多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,可降低血膽固醇,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,一般的植物油包括花生油、葵花籽油、芝麻油菜,並應少吃動物內臟如心、腸、腦以及蛋黃、烏魚子等高膽固醇食物。

 

中風的人還應少吃甜食,減少糖分的攝取,因為糖可轉變為肪,儲存體內,促使動脈硬化,如果有效節制糖類食品,有助於中風後,病體的恢復和預防其他疾病發生。

本院治療中風後遺症常用的處方

茯苓、白芍、當歸、生地、丹蔘、生甘草、懷牛膝、鉤藤、生黃耆、牡蠣等藥水煎服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阿立院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