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尿毒症

尿毒症在中醫古籍中沒有記載尿毒症的名詞,只有記載癮閉、關格、虛損、小便不通等證,類似尿毒症的徵像。尿毒症是因腎功能不全,使體內的氮質及其他代謝產物停留時所引起的病症。本症常出現酸中毒,神經、循環等系統的各種症狀,病症重危時,必須中西配合兼治比較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
尿毒症是指急性腎功能衰竭或慢性腎功能衰竭,導致體內尿素及蛋白質的消化終產廢物,滯留在體內無法排出,所引發的一種中毒病症。當腎臟功能衰退90%以上,以致於無法有效排除廢物時,就會造成水分、電解質、酸鹼平衡失調,稱為末期腎臟病又叫做尿毒症(Uremia)。
正常腎臟功能血清尿素氮BUN指數10~20血清肌酸酐指數0.5~1.3,腎絲球過濾指數GFR95~125cc/min,如果超過正常指數,或GFR低於正常指數,沒有追蹤治療或治療不當就容易造成尿毒症。

尿毒症的病因

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慢性腎絲球炎,糖尿病腎病變,慢性腎小管間關質炎,腎硬化,多囊性腎病,阻塞性腎病變,紅斑性狼瘡腎炎,先天性腎炎等,以及高血壓,是台灣尿毒症最主要的肇因。在台灣,尿毒症患者約有27%是糖尿病引起的,佔所有尿毒症患者比例第二位,其中以老年人為多數,主因血糖控制不好,初期引發腎臟肥大,經過10年左右,出現蛋白尿、血壓上升、腎功能衰退,最後演變成尿毒症。因此高血壓也是導致尿毒症主要原因。

 

長期血壓太高會造成血管硬化,當然也會使得腎臟的微小血管網(腎絲球)因為缺氧而硬化,久而久之就失去功能而變成尿毒症。至於國內尿毒症的罪魁禍首慢性腎絲球腎炎的致病原因,包括急性腎炎沒有根治、反覆發作演變而成、或是因紅斑性狼瘡、病毒性肝炎、或血管炎等侵犯腎臟,造成腎組織逐漸萎縮、硬化所引起,但是大部分的慢性腎絲球腎炎患者都是原因不明,腎機能緩慢而漸進性受損。

 

還有一項為人熟知、卻常忽略的因素是台灣人愛吃藥、愛進補、迷信偏方等習性所造成的尿毒症。愛吃藥包括了西藥與中藥。楊永榮醫師認為對腎臟功能毒害最大的藥物,第一是抗生素,其次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,第三是放射線檢查用的顯影劑都是引起尿毒症的源頭。

尿毒症的症狀

尿毒的症狀是全身性的,一旦出現尿毒現像全身的症狀它都可能發生,如全身水腫、呼吸困難,尿素氮指數升高、體內有尿騷味,高鉀血症和低鈣血症,代謝性酸血症,心包膜炎,高血壓,貧血及出血傾向,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,骨骼變形,記憶力退化、抽筋、甚至昏迷等現像。
腎臟衰竭,造成尿毒症的現像,不論是急性腎臟衰竭或慢性腎腎臟衰竭引起尿毒症,都會出現高氮血症,水和電解質的異常、貧血、代謝性酸性中毒等症狀,這些基本體液的異常,會使全身各臟器發生異常,病者本身容易感覺包括異常性全身倦怠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呼吸困難、心悸亢進、焦躁不安、肌肉疼痛等現像。

 

隨著病情發展惡化現像,容易出現併發症,各種併發症狀並會帶來諸多不同症狀。
併發消化器的症狀有食慾不振、噁心心、嘔吐、瀉肚、便秘、腸閉塞、消化管出血、潰瘍、口腔炎、胰臟炎等。
併發循環器官的症狀包括心包炎、心肥大、心肌障礙、肺水腫、尿毒症性肺炎、肋膜炎等,尤其會有貧血和電解質異常的現象,於是更加使心機能不全。
併發高血壓的症狀是在舒張壓低壓的上升比收縮壓高壓的上升顯著。

併發呼吸器官的症狀,除了包括在心機能不全時發生的肺水腫外,常會出現肺炎,而且肺炎的死亡率很高。
併發神經和肌肉症狀,會伴隨頭痛、多發性神經炎、痙攣、肌群振顫、纖維性收縮等。

併發運動器官的症狀有關節痛、肌肉痛等,精神症狀有不安感、容易興奮、昏迷、昏睡等。

併發中毒現像時,在皮慮上出現的症狀非常獨特,呈乾燥並有貧血現象、浮腫、沒有精神、色素沉澱等現象。

初期這些症狀尚能用飲食或藥物控制,一旦腎功能到正常人的百分之五以下,則病人就要接受”透析”或”洗腎”治療,要不然隨時會有性命之憂。

楊博士尿毒症專欄

尿毒症在中醫古籍中沒有記載尿毒症的名詞,只有記載癮閉、關格、虛損、小便不通等證,類似尿毒症的徵像。尿毒症是因腎功能不全,使體內的氮質及其他代謝產物停留時所引起的病症。本症常出現酸中毒,神經、循環等系統的各種症狀,病症重危時,必須中西配合兼治比較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
 

尿毒症

 

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慢性腎絲球炎,糖尿病腎病變,慢性腎小管間關質炎,腎硬化,
多囊性腎病,阻塞性腎病變,紅斑性狼瘡腎炎,先天性腎炎等,以及高血壓,是台灣尿毒症最主要的肇因。

 

尿毒的症狀是全身性的,一旦出現尿毒現像全身的症狀它都可能發生,如全身水腫、呼吸困難,尿素氮指數升高、體內有尿騷味,高鉀血症和低鈣血症,代謝性酸血症,心包膜炎,高血壓,貧血及出血傾向,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,骨骼變形,記憶力退化、抽筋、甚至昏迷等現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