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肝炎中醫臨床治療驗方

慢性肝炎中醫臨床治療驗方

急性肝炎或病毒性肝炎,治療不癒,演變成慢性肝炎。慢性肝炎主訴症狀,口苦,脅肋疼痛拒按,心煩易怒,食慾不振,喜嘔,尿黃,倦怠乏力。中醫將遷延型肝炎或慢性肝炎辨症論治分為肝經濕熱,氣滯血瘀,肝陰不足,脾胃失調或血清蛋白倒置,反映肝細胞受到損害,肝內蛋白質的合成能力降低。伴有GOT、GPT值指數升高的現像。 

 

 

  • 慢性肝炎肝經濕熱
    主要症狀,口苦,脅肋疼痛拒按,心煩易怒,食慾不振,喜嶇,肝臟腫大,尿黃,苔黃,脈弦數。 處方藥:龍膽草、黃芩、山梔、柴胡、澤瀉、木通、川棟子、麥芽等藥水煎服。
  • 慢性肝炎氣滯血瘀
    主要症狀,肝脾腫大,右脅刺痛不移,面色晦暗,腹脹滿,乾嘔,食少,舌有瘀點或瘀斑,脈弦。患者頸部、面部、前臂、手背及胸上部或可見到蜘蛛痣,有的病人手掌的大魚際小魚際和指尖處有珠砂掌。
    處方藥:柴胡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丹參、延胡索、台鳥、 歸尾、香附、鱉甲、三稜、莪朮等藥水煎服。

 

  • 慢性肝炎肝陰不足
    主要症狀,脅肋隱痛,頭暈心煩,乏力,手腳心熱,食慾不振,舌紅無苔,脈細數。 處方藥:柴胡、北沙參、生地、當歸、枸杞、川棟子、白芍、山藥等藥水煎服。

 

  • 慢性肝炎脾胃失調
    主要症狀,脅痛不甚,腕腹脹悶,納少,稍吃油膩大便即溏,倦怠無力,舌苔薄白, 脈緩。 處方藥:柴胡、木香、白朮、砂仁、陳皮、山楂、茯苓等藥水煎服。

 

  • 慢性肝炎病情纏綿難癒
    主要症狀,慢性肝炎症狀都有,肝功能GOT、GPT值指數長期偏高,不能降至正常。
    處方藥:赤芍、拘杞、黃精、丹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芍、蘆薈等藥水煎服。
慢性肝炎應注意事項

注意飲食習慣,少量多餐,勿暴飲暴食。飲食宜採清淡、少油之食物。少吃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。補充維生素攝取,多吃新鮮蔬果。避免食用罐頭及人工合成食品。

 

可以吃體積小但蛋白質及熱量高的食物供應。高生理價的蛋白質如蛋、牛奶、肉類、家禽類等,至少應佔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,其餘的植物性蛋白質可選用黃豆及其製作來供應。

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及膽固醇高的食物。

 

禁止喝酒少抽煙。慢性肝炎患者,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原則,養成良好的個人及飲食衛生習慣。慢性B型及C型肝炎之傳播是靠血液及體液來傳染,出門在外,需要注意衛生的問題。少吃致癌物質,例如:發霉、燻烤、醃製、燒臘等食品。充分休息避免熬夜。

病毒性A型肝炎中醫臨床治療驗方

A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,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。肝炎病毒可經消化道傳播,健康人與病人接觸,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,例如吃了未煮透的水產,如被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蟹等,都可引起A型肝炎。 A型肝炎主訴症狀,會出現全身乏力、上腹飽悶、脹痛,不願吃油膩食物,嗯心,嘔吐,兼有發熱,急性黃疸,皮膚和鞏膜發黃,皮膚搔癢,小便呈茶紅色。

病毒性A型肝炎與黃疸的因素

A型病毒性肝炎中醫治療需要講究辨症論治,病人出現黃疸,也可以不出現黃疸。黃疸出現與否,一方面與感染病毒量多少有關,另一方面也與人體抵抗力強弱有關。

黃疸型肝炎血與無黃疸型肝炎是一種疾病的兩種表現,只是感染程度和肝臟受損輕重不同。

無黃疸型肝炎患者,如果過度疲勞或合併其他感染,身體抵抗力降低時,也可出現黃疸,轉變成黃疸型。A型肝炎體格檢查峙,容易出現肝臟腫大,肝臟腫大是肝炎的重要體徵之一,但並非所有的肝臟腫大都是A型肝炎,肝區有壓痛及叩擊痛。檢查肝功能不正常。

A型肝炎多數能在三個月內恢復健康。

A型肝炎的演變與猛爆型肝炎的症狀

如果在發病半年後病情仍不見明顯好轉時,稱為遷延型肝炎,持續一年以上不見痊癒的,稱慢性肝炎。檢查肝功能,GOT、GPT值指數常增高,少數病人並可發展為肝硬化。更有極少數的人會引發猛爆型肝炎,病人在發病十天左右,病情突然惡化,黃疸顯著加深,噁心嘔吐加重,全身皮下和黏膜出血,腹水,浮腫,煩躁,嗜睡,最後陷入昏迷而兀亡。

A型肝炎中醫如何辨症論治

A型肝炎中醫認為多由濕熱蘊蒸脾胃,肝氣失於疏泄所致。或因七情內傷,飲食不節,以致肝失條達,脾失健運,濕熱毒邪,乘虛入侵肝膽,膽汁外溢,鬱於血分而發黃疸。中醫分為,濕熱交阻、熱毒內陷、肝鬱氣滯、肝脾不和等四種顆型。

 

 

  • A型肝炎濕熱交阻黃疸型肝炎
    肌膚發黃,黃色鮮明,目黃,胸脘痞悶,腹脹,右脅脹痛,噁心甚至嶇吐,不欲食,乏力,小便深黃,或有惡寒,發熱,口苦苔膩,脈濡數。 處方藥:茵陳、黑山梔、大黃、茯苓、車前草、板藍根等藥水煎服。

 

  • A型肝炎熱毒內陷猛爆型肝炎
    病勢迅猛,黃疸迅速加深,GOT、GPT值指數大量增高,高熱,煩躁,譫妄,神昏,或有痙厥,容易出血或身發斑疹,腹脹滿或有腹水,舌紅絳,苔黃燥,脈數。 處方藥:黃連、板藍根、山梔、鬱金、茅根、茵陳、大黃、蒲公英、銀花、白芍、甘草、當歸、梔子等藥水煎服。另用安宮牛黃九一粒化服。

 

  • A型肝炎肝鬱氣滯無黃疸型肝炎
    脅肋脹痛、胸悶,曖氣,腹脹,或有低熱,口苦,舌苔薄白,脈弦。 處方藥用:柴胡、白芍、香附、鬱金、川棟子、枳殼、青皮、陳皮、板藍根、甘草等藥水煎服。
A型肝炎肝脾不和中醫臨床治療驗方

A型肝炎急性肝炎恢復期,胸隔痞悶,腹脹,食少,倦怠乏力,或便溏,苔厚或膩,脈濡。 處方藥:白朮、枳殼、陳皮、砂仁、木香、薏仁、茯苓、山楂、神麴等藥水煎服。

A型肝炎肝炎應注意事項

注意飲食習慣,少量多餐,勿暴飲暴食。飲食宜採清淡、少油之食物。少吃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。補充維生素攝取,多吃新鮮蔬果。避免食用罐頭及人工合成食品。

 

可以吃體積小但蛋白質及熱量高的食物供應。高生理價的蛋白質如蛋、牛奶、肉類、家禽類等,至少應佔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,其餘的植物性蛋白質可選用黃豆及其製作來供應。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及膽固醇高的食物。

 

禁止喝酒少抽煙。慢性肝炎患者,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原則,養成良好的個人及飲食衛生習慣。慢性B型及C型肝炎之傳播是靠血液及體液來傳染,出門在外,需要注意衛生的問題。少吃致癌物質,例如:發霉、燻烤、醃製、燒臘等食品。充分休息避免熬夜。

乙種病毒性肝炎中醫臨床治療驗方

B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,原名血清性肝炎,潛伏期二~六個月,傳播方式,經血液途徑傳播,也可經日常生活接觸傳播。發病無季節性,多隱襲發病,大多數患者經身體檢查才發現。主要症狀全身乏力,食慾不佳,煩躁不安,手足心熱,小便黃,胸悶,嘔吐,腹脹,腹痛,脅痛等現像。

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醫如何辨症論治

自從B型肝炎表面抗原丘HBsAg發現以來,對B型肝炎的診斷提供了新的依據。HBSAg檢查連續三次以上陽性,同時HBeAg亦為陽性,且具有上面所述的肝病症狀,肝功能異常,肝脾腫大者,即可確診為B型肝炎。中醫對於B型肝炎之治療分為肝經熱毒、肝鬱脾虛、肝腎陰虛等症,只要能分辨發病原因,對症下藥,針對乙型病毒性肝炎之治療可以產生抗體,改變其併發症。

 

  •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經熱毒型
    B型肝炎,煩躁,睡眠不安,手足心熱,大便乾,小便黃,面紅,舌赤,苔黃,脈弦或 滑數,HBsAg陽性,肝功能異常。治宜解毒清肝。
    處方藥:以茵陳、白花蛇舌草、生地、板藍根、半枝蓮、木瓜、蚤休、山楂、神麴、麥芽等藥水煎服。
    脾虛食慾不佳消化功能加白蔻、白朮。便乾者加熟大黃。小便黃者加金錢草、木通。汗多者加浮小麥。谷丙轉氨醃高者加五味子。麝濁高者加當歸丸。
    清熱君藥:以虎杖、貫眾、敗醬草、山豆根。 扶正祛邪臣藥:以蟲草、靈芝、香菇、茯苓。
    活血化瘀佐藥:以丹蔘、丹皮、桃仁、紅花、川七。 舒肝利膽使藥:以龍膽草、蒲公英、黃芩、旱蓮草、大青葉等。 HbsAg滴度高者加烏雞白鳳丸。

 

  •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鬱脾虛型
    B型肝炎,全身神疲乏力,兩脅脹痛,不思飲食,腹脹,腸鳴,大便溏泄,口苦,舌質淡苔白或膩,脈弦。治宜疏肝補脾。
    處方藥:以柴胡、白芍、當歸、山藥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扁豆、黨參、黃耆、牛樟芝等藥水煎服。 肝區痛者加青皮、鬱金。腹脹者加木杳、大腹皮。口苦有熱者加丹皮、桅子。
    食慾不佳者加山楂、神麵、麥芽、魚腥草。失眠者加夜交藤。便溏者加澤瀉。苔厚者加厚朴、砂仁。谷丙轉氨酶高者加葉下珠、夏枯草、生甘草。

 

  •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腎陰虛型
    B型肝炎,頭昏目眩,眼乾澀,耳鳴顴紅,口乾咽燥,五心煩熱,腰背酸脹,盜汗遺精,舌質紅或有裂紋,苔少或剝脫,脈細弦。治宜滋補肝腎。 處方藥:以柴胡、生地黃、麥冬、沙參、枸杞、當歸六錢、川棟子五錢、白芍、首烏、女貞子、旱蓮草、黨參、黃耆、牛樟芝等水煎服。 五心煩熱者加青蒿、地骨皮。口苦而乾者加黃連。虛煩不寐者加遠志、合歡皮。頭昏目眩者加菊花、夏枯草。 食慾不振者加雞內金、山渣、神麵。遺精者加金櫻子、欠實。大便乾燥者加鬱李仁、麻仁。
乙型病毒性肝炎應注意事項

注意飲食習慣,少量多餐,勿暴飲暴食。飲食宜採清淡、少油之食物。少吃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。補充維生素攝取,多吃新鮮蔬果。避免食用罐頭及人工合成食品。

可以吃體積小但蛋白質及熱量高的食物供應。高生理價的蛋白質如蛋、牛奶、肉類、家禽類等,至少應佔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,其餘的植物性蛋白質可選用黃豆及其製作來供應。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及膽固醇高的食物。

禁止喝酒少抽煙。慢性肝炎患者,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最重要的原則,養成良好的個人及飲食衛生習慣。慢性B型及C型肝炎之傳播是靠血液及體液來傳染,出門在外,需要注意衛生的問題。少吃致癌物質,例如:發霉、燻烤、醃製、燒臘等食品。充分休息避免熬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楊永榮博士